<tbody id="gvpuq"><pre id="gvpuq"></pre></tbody>

  • <dd id="gvpuq"><noscript id="gvpuq"></noscript></dd>

    <th id="gvpuq"></th>

      <th id="gvpuq"></th>
    1. <rp id="gvpuq"></rp>
       
      宣傳教育
      防疫防騙反洗錢,莫讓不法分子鉆空子——詐騙相關案例及洗錢風險防范

              一、電信詐騙案例

            (一)利用虛假銷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實施詐騙

             近期,青島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利用虛假銷售口罩信息實施詐騙案件。2月4日,青島市反詐中心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抓獲,張某某通過微信發布“各種防護口罩定制”信息,利用虛假銷售口罩實施詐騙,涉案金額10余萬元。

            (二)偽裝公益慈善機構組織“愛心捐款”實施詐騙。

            1月30日,廣州揭陽警方偵破一起詐騙案件,犯罪分子通過微信、QQ、社交網站等多種方式,冒充紅十字會、慈善會等民政慈善組織名義,向群眾發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獻愛心”的虛假捐款信息,利用群眾的同情心實施詐騙。

            (三)以兜售所謂防治新冠病毒“特效藥”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假冒政府、醫療機構、藥物研究所等名義,以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推銷所謂的防疫“新藥”、“進口抗疫藥品”,用假冒偽劣藥品貼上外文標簽,冒充國外研制新藥,誘導受害人購買,進而實施詐騙。

            (四)利用鐵路、機票“退改簽”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發送短信,以“航班因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為由,誘導受害人撥打短信中的電話,若受害人未核實即撥通短信中電話,對方將在電話中準確地說出受害人身份信息與航班信息,并通過所謂“客服人員”的具體指導,誘導受害人點擊“改簽專用鏈接”輸入銀行卡號、密碼和手機驗證碼,最終將卡內余額全部轉走。

            (五)謊稱親屬感染、購買防控疫情物資等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學?;蚰彻竟ぷ魅藛T,以孩子或親屬突然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要求親屬匯繳納“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錢財。

            (六)提供免抵押貸款等貸款詐騙

             方式一是電話自稱是某某貸款平臺,可以提供免抵押高額貸款。先要小額包裝費或申請費,之后一次疊加各項明目的費用。取得信任,稱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編造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各項費用,騙取錢財,實際上并不提供貸款。方式二是花錢消除信用污點:通常情況下,自稱銀行里有熟人,或以花錢消除征信污點等。主要體現在以利息低、無擔保為誘餌,稱可以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

            (七)冒充公檢法等工作人員等進行詐騙

             冒充公檢法“辦案人員”,以“涉嫌卷入重大刑事案件”、“銀行賬戶涉嫌洗錢,需轉入安全賬戶等”為由,要求向指定賬戶轉賬,或者“郵包被海關扣留”,需要交納稅費需要點擊鏈接付款等。石家莊市市民劉某接到了自稱“公安局”的人打來的電話,說她因涉嫌詐騙而被網上通緝,需要她配合調查,還給她發來電子版“逮捕證”。劉某根據電話要求,開了一個房間,并打開了對方提供的一個鏈接,將所有的銀行賬號以及支付寶等賬號都告訴了對方,就在猶豫要不要將密碼等信息告知對方時,民警及時趕到,挽回了20多萬元的損失。這種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套路已經有數十年了,但是像劉某這樣依然會受騙的案例依舊層出不窮。不法分子利用了人們對于對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度和良好形象,實施詐騙活動。由于高度信任,就沒有再核查身份,因而上當受騙。

            (八)其他形式

             網絡刷單掙錢被騙、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布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各項費用等。

             二、交易特征

             以上涉疫情電信詐騙往往具有以下交易特征:一是在交易工具上,多使用網上匯款、支付寶、微信轉賬等非柜面交易工具,部分備注有“捐款”、“口罩款”等關鍵字;二是在交易地域上,呈現跨地區、地域交易明顯特點,收款賬戶的IP地址通常涉及國內傳統電信詐騙高發地區,或泰國、菲律賓等國外電信詐騙高發地區;三是在交易賬戶方面,多呈現收款項賬戶集中,匯款賬戶眾多,且地域跨度較大;四是在交易模式上,短期內分散轉入,集中轉出,或分散轉入分散轉出,交易時間分散,賬戶不留余額;五是在身份背景上,收款賬戶的客戶身份特征和職業屬性與賬戶交易行為不符。

             三、洗錢風險及防范方法

            上述各類電信詐騙行為,危害他人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對防疫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增加了洗錢的風險?!跋村X”作為一種將違法所得資產加以隱瞞掩飾,通過中介機構使之變為合法財產的特殊犯罪形式:即掩蓋犯罪所得黑錢的犯罪來源,將其換上合法的外衣,或把經過“清洗”的錢重新投入到合法或基本合法的經濟活動之中。

             根據中國《刑法》第191條規定,洗錢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而提供資金賬戶的,或者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的,或者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的,或者協助將資金匯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行為。

             電信詐騙的案例中的不法分子可能涉及到的犯罪有詐騙罪、洗錢罪上游犯罪中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等犯罪類型,且不法分子詐騙獲取資金后,一般會通過借用他人賬戶、將財產轉化成現金或其他結算方式進行“洗白”。如案例中不法分子騙取資金獲得資金后,通過“入賬”——“分賬”——“融合”的形式,最終將非法財產與自己的合法財產融合。首先將非法獲得的錢財存入銀行、銀行轉賬、現金與證券的交換、跨國轉移資金等方式洗錢,用在不同的投資項目上,盡可能讓投資難以追蹤,掩蓋非法錢財的真實來源,為公安機關偵查造成干擾,最終通過分紅、經營收益等形式回到自己的口袋。同時,被害人除了被騙取了錢財,甚至還可能被利用為他人洗錢提供了“幫助”(如向親戚朋友出借銀行賬戶或期貨賬戶以便其轉移錢款等)。廣大群眾應時刻警惕此類詐騙及后續洗錢行為,守住自己的“錢袋子”,知道了解洗錢及其常用手段,不為他們洗錢提供便利,不被不法法分子利用,人人防范,人人遠離,斬斷犯罪分子的洗錢之路。

             我們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意識不松懈,不輕信陌生來電,不點擊可疑鏈接或釣魚網站,不輕易掃碼付款,不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不輕易轉賬匯款,理財、貸款、購買口罩、捐款等請通過正規渠道,不向他人出借賬戶或為他人詐騙或洗錢提供任何方便。同時,發現可疑行為或人員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注:案例(一)至(五)摘自人行青島中支反洗錢風險提示 
      二、交易特征摘自人行青島中支反洗錢風險提示 




      在線客服 95531/400-8888588
      友情鏈接
      網站地圖  |  企業郵箱

      © 2015 東海期貨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本網站已支持

      蘇公網安備32040202000232號 蘇ICP備05003634號
      2020-03-12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tbody id="gvpuq"><pre id="gvpuq"></pre></tbody>

    2. <dd id="gvpuq"><noscript id="gvpuq"></noscript></dd>

      <th id="gvpuq"></th>

        <th id="gvpuq"></th>
      1. <rp id="gvpuq"></rp>